西濠口,从清代中晚期一直到1960年代,都是广州最繁华热闹处,没有之一。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后,相对平安的祖国吸引不少华侨回国暂避,也吸引大量华侨资本回到家乡投资。
西濠口作为广州金融、贸易、交通等中心地位,旅馆业自然十分兴旺。羊城早期西式高档酒店,几乎都集中在西濠口一带500米范围内。
在西濠口长堤一带近在咫尺的码头上乘船,不仅可航行内河,也可跨洋过海;同时也临近黄沙、石围塘、大沙头火车站。这就是百年前旅馆业的黄金地盘。
展开剩余81%这些当年的老字号酒店中,有些至今延续着旅馆业,如新华大酒店、新亚大酒店、东亚大酒店、北平旅店(现已更名)、爱群大酒店、亚洲酒店(现已更名)等;有些则没有延续下来旅馆业,后者中的一家高档酒店就相当神秘,它就是中央大酒店。
中央大酒店是西濠口最早建成的现代化高档旅馆,但其信息却了无踪影,它哪一年建成?何人出资?何人设计?何时歇业?……
临江一端呈U形的中央大酒店立在太平路(今人民路)最南端的上好位置,1920年这块地在西濠涌被填埋后,直接粤汉铁路轮船码头。早期照片中能见到中央大酒店楼顶弧形中央还有一座三层高、半圆形塔尖的塔楼,与粤海关、新大新(今南方大厦)、永安堂形成四塔列峙珠江的有趣景观。
1922年1月12日,因资方无视香港海员的加薪要求,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发起总罢工。参加总罢工的近万名海员在林伟民、苏兆征等人的带领下,陆续分别乘坐火车、轮船离开香港返回广州,得到各界支援。
广州设立罢工总办事处,香港、汕头等地设立罢工分办事处。海员罢工总办事处即设在西濠口中央大酒店。总办事处负责指挥罢工和接待罢工海员的工作。
2月7日,海员罢工总办事处召开海员大会,认为要在港英当局首先答应恢复海员工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谈判。大会通过了9项解决罢工的条件。罢工坚持了56天,最终取得胜利。
1922年前营业的西式酒店不多(传统客栈居多),新华、新亚、白宫、东亚等知名酒店基本是在1925年后才陆续建成并营业的。中央大酒店自然成为海员罢工总办事处的首选。
如今,中央大酒店旧址依旧,但对比历史照片,现在的它已然洗尽铅华:早期为五层,后来加建了两层(可能为抗战胜利后),现在则为八层;楼顶的塔楼不知何时消失了(推测是在广州沦陷期间);当时流行的窗台造型、楼层间的檐口,临人民路弧形区域的中间大两边小的窗户组合、阳台、首层入口造型等细节基本消失。
中央大酒店外墙颜色也经过过变化,早期是显眼的白色,中间有一段时间变深了,猜测是发生在广州沦陷后(爱群大厦在日据时期曾被涂黑),现在外墙颜色恢复了早期的白色。
这座今日看似平淡无奇的中央大酒店旧址,依旧蕴含着神秘,它的过往如同消失于迷雾中,有谁记得它的只言片语呢?
[旅行攻略]
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61号。
如何到:广州地铁文化公园站B口出,沿西堤二马路步行至人民路,向珠江边即达。
公交: 人民南路①站:4路 ; 31路 ; 128路 ; 134路 ; 186路 ; 209路 ; 217路 ; 556路。人民南路②站:38路 ; 102路 ; 106路 ; 110路。
贴士:点击图片可放大。
提示:西濠口地标之一的粤海关,其信息可见笔者另一篇文章
[作者素描]喜欢在路上,在行走中:可以发现历史的一瞬,去鉴证书中的笔墨,去体验不同空间与环境的差异,还有形形色色的“当地人”……历史与文化、艺术交织,勾勒出值得人们珍视的遗产,沧海桑田中有些是稍纵即逝……
发布于:广东省赛岳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